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康復訓練
發布時間:2020-03-10 閱讀:3317次
在武漢的金銀潭醫院病房里,常能看到一位醫務人員在認真地幫助病人活動:她鼓勵和協助患者慢慢坐起、慢慢站立;從坐位下呼吸肌訓練到站位下的有氧運動等,她就是瑞金康復醫院的護士長陳俊彥。
陳俊彥指導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瑞金醫院供圖
當下,隨著越來越多新冠肺炎病人痊愈,上海醫學會醫學物理與康復學主任委員、瑞金醫院康復科主任謝青指出:“是時候考慮將康復療法加入診療方案了。在疫情暴發初期,必須以救治疾病為主,隨著疫情的好轉,治愈人數增多,應該更加重視病人功能的恢復。”謝青認為,在診療方案中增加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功能評估標準以及早期康復內容。
“康復訓練對這些病人很有用,保持直立位或坐位有利于防止氣道閉塞而預防肺不張,有助于膈肌活動,降低呼吸做功,增加有效肺容量;適當的體位有助于優化動脈血的氧合和通氣血流比,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此外,也能增強患者信心,盡早恢復日常生活能力,盡早回歸家庭和社會。”
尤其對于使用過呼吸機的重癥患者,他們一般病情較重,病程較長,臥床的時間也長,因此除了肺炎本身造成的心肺功能受損外,全身的各個系統功能可能都會下降,盡早對他們進行呼吸和全身的專業康復訓練,例如排痰訓練,指導性咳嗽,呵氣訓練等,以及運動系統的康復訓練,會幫助他們更快地恢復。
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新冠肺炎病人康復訓練方式應有所不同:對于重癥的患者,可以進行簡單的運動,比如臥位或者半臥位時的深呼吸,以促進肺的擴張、促進排痰;中度癥狀的患者可以選擇臥位和坐位時的直腿抬高、站立位的緩慢伸展運動,以及協助呼吸肌群的抗阻訓練;而輕癥患者,比如方艙內的病人或者居家隔離的病人,跳舞、跳操都是非常有用的康復訓練,活動時間控制在每天每次0.5-1小時。